返回顶部

官方揭秘丨 “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的流传经历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6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阅读量:

字号:

“镇馆之宝”流传经历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作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一直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关于它的话题,除了聚焦在“元青花”的鉴赏、历史、价值等方面外。更多人好奇的是这件梅瓶的“身世之迷”。

在各大媒体平台,你一定听过许多不同版本的介绍。有人说,这件梅瓶是从高安买来的;有人说,是用瓷器从丰城换来的;还有人说,是在景德镇考古发掘的。

那么,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到底是如何来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呢?在8月4日晚,2023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的“博物馆夜谈·景博那些事”中,李会中、欧阳世彬、黄云鹏、饶克勤四位当年故事的亲历者共聚一堂,为大家揭秘了“镇馆之宝”的流传经历。

(8月4日“博物馆夜谈”活动现场图)

 

1980年1月中旬,原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陈孟龙和李会中两位先生受组织委托,前往萍乡、丰城两地为当时陶瓷馆员工欧阳世彬和饶克勤先生办理政审材料。期间,在丰城县城候车时,天气寒冷又正巧有片刻空闲。两人便商议到县城去走一走看一看。机缘巧合下,他们走进了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在展厅参观时,他们发现了这件标着“明代青花梅瓶”的瓷器,围着看了许久,激动地小声说:“是元青花!”。原来,就在前不久,两位先生在陶瓷馆参与了元青花课题的学习与研究。在看到这件梅瓶的时候,感觉相似度极高。但是,在当时的研究环境下,大家对元青花的认识并不多,甚至有“明代以前无青花”的说法。所以,他们也没有妄下定论。

结束政审工作后,两人赶回景德镇向陶瓷馆领导汇报了在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的发现。馆里决定先委派黄云鹏先生(丰城本地人士)前去拍照并初步洽谈该梅瓶入藏我馆的相关事宜。

在比对了黄云鹏先生带回的20多张照片后,大家惊呼,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稀有的元青花梅瓶!由于当时陶瓷馆藏品体系中缺少元青花瓷器,馆领导立即与丰城县文化站文物陈列室取得联系,告知对方我馆有意用藏品交换这件梅瓶。随后,丰城县文化站派出工作人员前来洽谈此事,双方最终商定以出让购买方式来实现。在呈报上级部门省陶瓷公司后,用专项资金1000元购得了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由当时的仓库保管员饶克勤先生负责具体接收。

(8月4日 “博物馆夜谈”嘉宾合影)

此次发现征集工作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而言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陶瓷藏品体系,更为我馆完整展示景德镇千年陶瓷发展脉络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14960号